×
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?普京回应语惊四座!
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?谁又会支持日本?近日,普京说了一句话,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...
普京到底说了什么,打死你也想不到
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
谁动了他的故事

第0863章 中日对援

1894年6月初,明廿七六, 清军入朝,总衙知会日本:应**请求,出兵1600到牙山,平定叛乱。

日外相陆奥宗光,断定机会稍纵即逝,即在内阁会议上说,“日本要么放弃**,要么与清国战争,将其势力驱逐出**,此外没有别的解决**问题的手段。”

这外相的意思:要是还像10年前甲申政变那样,群情振奋却做缩头乌龟,就别浪费表情了。

此时的伊藤内阁,是日本内阁政治的开始,由陆海军把持合成,已是长州、萨摩的战争模具,徒具其表,因为并无两院议会。

但真要开战大清,多少还是有些犹豫的:首次对外用兵,即1874出兵湾湾生番,结果就那个样子。

再次用兵,改在**,万一重演,样子岂不更难看?

天皇之所以能下此番决心,据说源于:参谋次长川上操六,他有绝对信心击败清军——不能只战在**的清军,而要在山海关登陆,直接驰骋华北大平原。

如此,能不胜么?

因此,这次日军的出兵**作战方案,计划分为两个阶段,一为**、黄海入口,二为登陆山海关,进军华北。

由于历史原因,大家只看到了日军的一阶段作战,即甲午战争,而二阶段当时未能展开,遂逐渐演变为更后来、更直接的中日战争。

从实施**作战进程看,日军具体的作战步骤,比这两阶段的战略方案还要复杂得多——

1推翻**闵妃政府,

2海陆决战入朝清军,

3完全控制**,

4登陆大陆作战。

这每个步骤都是篇大文章,不是一个具体作战方案的容量,也不是一个混成旅团包干的活,咱们只能慢慢搜索着看了。

好吧,不扯闲话了。

6月5日,也就是得知大清出兵**的数日内,日本即成立作战大本营,否认**为大清属邦,以保护侨民为借口也出兵了——

番号:广岛第五师团第九混成旅团、海军9艘军舰,

兵力:7000人,

指挥官:大岛义昌少将。

7月6日,日军第九混成旅团,登陆**西海岸济物浦,即今仁川港——在叶志超登陆的牙山港西北回路上。

牙山者牙山也,在西海岸南侧狭长湾内,口小深长,开向西北,与汉城陆上距离200里。

日军登陆的仁川港,则在海上国门江华湾东侧、汉江出海口南岸,距汉城仅90里。

双方的登陆点,体现了各自的战役企图——

清军是冲着南面全州的东学义军去的,全部问题只是在:解决全州义军。

日军则冲着北面汉城去的,首先要解决汉城的**闵妃政府,可见不是个别人认为的:中朝同盟实际就俩女人相得,惺惺相惜,与啥世界大势根本无关。

其次,才是解决驻朝清军,又分文武两途,且日军的水陆位置,均在清军后背,人数也是清军的3倍。

李大架得到密报,才发现大事不妙,紧急上报军机处,请调叶志超部回国,以免对战日军。

但光大爷亲政、大妈训政,两厢一合计,不仅没答应他的请求,相反要他再添军入朝,增援先头叶志超,与日军对战,一决雌雄。

这样,叶志超部就顶在**了,不论他的实际兵力1600还是2500,日军都是他的3倍。

国内大军出动,也难免耗时费力,并不比日军出兵快多少——

叶志超,登陆牙山,0608,

大岛义昌,登陆仁川,0706,

清援南北两路,入朝,0721,

可见,大军出动,至少得半个月以上,无论谁,不分敌我。还可见,清军已在展开步骤上落后于日军。

自7月21日起,国内清军才分南北两路,分别增援入朝——

南路援军,由北洋舰队运送,从海路入朝,增援牙山叶志超;

北路援军,“四大军”:盛军、毅军、奉军、奉吉练军,从陆路跨过鸭绿江入朝,直指平壤。

从双方出发点和展开步骤上看,清军已经被动落后,要重现10年前极速粉碎甲申政变,已经不太可能。

应对**危机,光大爷亲政有自己的战略部署,让清军南北对进,同时夹击汉城日军,把日军挤出**,否则就谈不上训政意图,跟李大架一个调调了。

话说日军0706登陆仁川后,迅速扑向汉城,但直到7月23日凌晨约0时,才直接进攻**王宫——景福宫,其间半月没动手,详见下章。

景福宫4门:东建春门、西迎秋门,南光化门、北春生门、神武门,日军偷袭,原本用炸药爆破西门,但黑暗中操作没成功,只好爬上去用斧子劈砸。

因为王宫卫队坚决抵抗,日军费了好大功夫都未把门砸开,直到5时天已放光才得逞,于是蜂拥而入。

其他4门也被打开,日军在亲日派金嘉镇引导下,控制了王宫,挟持了高宗李熙、闵妃。

日军大队长山口圭藏,强迫高宗下令朝军投降,经3小时顽强抵抗,王宫卫队放下了武器。

整个汉城仍在抵抗,枪战不断,日军全力**,亲日派更加速传旨:停止抵抗,直至下午3时许,日军完全占领汉城。

日军推翻闵妃派政权,另立大院君取代高宗,成立金弘集内阁行政,3天完全掌控了**政府。

这实际只是,完成了10年前的甲申政变而已,对清作战的第一步。至此,**变天,清军在**不仅处境危险,而且将变成违法的了。

大院君与闵妃,实际都是亲中派,差异只是家庭矛盾,一个公公,一个儿媳,都不是台面之人,在日军面前都不傻,还要争宠做大玩偶,只是日军扶持的**政府,实权在内阁而非王位。

这就像日本政府,不像大清朝廷了,这二人都在争取新支持、新前景,要稍后才能结局去了。

金弘集,本来就是**外相,新组阁后出任首相,首秀果然不出所料,仍然是宣布——

1废华约,即废除与大清签订的一切条约;

2逐华兵,即授权日军:驱逐清军回国…

竟多达5项27条,恕不一一了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功能呼出区
content